中华水文明

08/26 21:31:00
恭喜本网站成立啦~~
  1. 首页
  2. 《探索中华水文明》
  3. 3.水文社会的脉动
  4. 3.11 山河堰

3.11 山河堰

3.11 山河堰

作者:林兰兰        发布时间:2025-09-13        点击次数:18
区块链

山河堰,得名于褒河(又名山河水),并因汉相国酂侯萧何与 懿侯曹参的肇创而又称箫曹堰。这一古代水利工程位于陕西省汉中 市河东店褒河谷口,是汉中古代堰坝中修筑最早、最具规模和代表性、发挥效益最大、使用时间最长的典型水利工程。


(1)地理位置与结构特点


山河堰横亘于褒河谷口,通过减缓水流速度、抬高水位,将褒 河水引入主渠道,浇灌下游的大片良田。其结构采用了“巨石为主, 锁石为辅,横以大木,植以长桩 ”的巧妙设计,既坚固又耐用,充 分展现了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


(2)历史沿革与发展


山河堰创修于刘邦为汉王都南郑时,是汉中最早的灌溉工程之 一。历经朝代更迭,山河堰不断进行维修和扩建。三国时期,诸葛 亮强化了其防洪与灌溉功能;南宋时期,吴玠、吴璘、杨政等将领 多次修复和扩建,使其灌溉面积达到了二十三万余亩。1940 年, 按照水利专家李仪祉的设计规划,在原山河堰一堰处修建了褒惠渠 渠首,山河诸堰都纳入褒惠渠灌区。


(3)灌溉效益与现实意义


山河堰的灌溉面积广阔,历史上曾对汉中地区的农业生产起到 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在现代,它仍然发挥着重要的灌溉作用, 为汉中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这一水利工程不仅 体现了古代汉中人民兴修水利的经验与智慧结晶,更是汉中地区的 宝贵财富。


(4)文化价值与旅游意义


山河堰见证了汉中地区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山河堰还是石门栈道风景区的重要历史文化  组成,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水利工程和汉中历史文化的窗口。


(5)文化蕴意解析


文化蕴意指的是对人与自然、社会之间整体性关系的层次性影 响力进行全面的整体性分析。


历史价值与智慧结晶:山河堰作为中国古代陕西汉中引褒水灌 溉农田的伟大水利工程,创修于刘邦为汉王都南郑时,是汉中最早 的灌溉工程。它不仅蕴含了古代汉中人民兴修水利的丰富经验与智 慧,而且历经朝代更迭,不断维修扩建,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一工程是古代劳动人民治水兴农的杰出结晶,展现了古代水利工 程的卓越成就。


农业发展与军事意义:山河堰在汉中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军食、民用以及军事上的胜败,因此被历代 统治阶级所重视,并多次进行修复和扩建。例如,南宋时期,吴玠、 吴璘、杨政等将领对山河堰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扩建,使其灌溉 面积达到了二十三万余亩,对维护后方安定、保障军需物资起到了 关键作用。这一工程不仅促进了汉中农业的发展,还具有重要的军 事意义。


水利管理制度:山河堰拥有完善的水利管理制度,这是灌溉农 业持续发展运用的重要保障。从宋代开始,就有关于山河堰水利管 理的记载,明清时期则有了更详细的规定并留传沿用。灌区设立独 立的管理机构,各级管理人员各司其职,确保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 行和有效管理。这种制度体现了古代水利管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管理经验。


文化遗产与旅游价值:山河堰作为大型水利工程,不仅具有实 用价值,还具有深厚的文化遗产价值。它是汉中三堰之一,与关中 的郑国渠、白公渠和四川的都江堰齐名,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水利 工程的杰出代表。2017 年,山河堰被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 一步提升了其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如今,山河堰已成为石门栈道 风景区的重要历史文化组成,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游览,为 汉中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一篇:3.12 红旗渠 下一篇:3.10 鸿沟

我要评论

中华水文明AI助手

微信二维码

0596-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