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探索中华水文明》
- 5.水文明的实践立场
- 5.7 洪涝之水的水利思维
5.7 洪涝之水的水利思维
5.7 洪涝之水的水利思维
(1)防洪调度
我的经历充满了挑战与使命,展现了我在洪水调度和防洪工作 中的无私奉献与专业精神。以下是我对这种经历的总结与感慨:
初次接触实发洪水:2012 年台风达维
在 2012 年8 月 3 日,台风达维登陆营口盖州,给大清河流域 带来了罕见的历史洪水。我被召唤至调度室,协助进行洪水调度。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真正接触到实发洪水,面对紧急情况,厅领导的 沉着冷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水 文工作的真正目的不仅是完成水利工程任务,更是要理论联系实际, 对洪水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懂得总结应用。这种使命感油然而 生,我决心为百姓的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2)玉石水库防洪调度:2018 年的实战经历
2018 年,我受命参加玉石水库防洪调度。面对洪水频发的碧 流河流域,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在那一晚,我紧张而谨慎 地处理着每一个数据,争分夺秒地做出决策。我的分析决策得到了 厅领导的认可,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的不同意义——通过个人 的付出可以保护许多人的安全。从此,我成为了营口市防汛调度技 术组的成员,并致力于提高技术可靠性。
(3)深入研究与实践:积累实战经验
为了保证技术可靠性,我利用空闲时间对玉石水库上游的洪水 与降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每当暴雨来袭,我都会挑灯夜战, 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我发现降雨类型多变,需要灵活应对。在 这个过程中,我练就了一身沉着冷静之气,成为了团队中的中坚力 量。
使命感与自豪感:我有时会觉得自己仿佛是上天安排来镇雨的, 保护好当地平民百姓的生命安全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快乐。这种使 命感让我在防汛工作中不断前行,不断超越自我。
我的经历充满了挑战与奉献,展现了我在洪水调度和防洪工作 中的专业精神与高尚品质。我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养兵千日,用 兵一时 ”的真谛,为百姓的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我会在未 来的工作中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贡献更 多的力量。
(4)《排涝工程设计》
我所提到的我国排涝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于优秀排涝工程 的见解,非常深刻且实际。确实,排涝工作涉及到的面非常宽泛, 工作量巨大,而且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 高度重视。
我强调的亲自调研、深入基层、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做法,是确 保排涝工程设计和实施成功的关键。只有真正了解老百姓的难处, 听取他们的意见,才能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有效的排涝方案。 同时,我提到的东、西、南、北多排口联合调度,以及完整的区域 排涝体系,也是实现高效排涝的重要保障。
在工程设计方面,我提出的在保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闸 泵一体化创新节约型技术,加强排水涵闸远程智能控制闸门自动化 技术应用,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排 涝效率,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降低运行成本。
此外,我提到的胜利排灌站优化设计,强化排、灌功能,并为 再生水在区域的应用创造引水功能,保证一站多用的思路,也是非 常值得推广的。这种设计理念不仅可以提高排灌站的综合效益,还 可以促进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最后,我提出的提升工程设计品位,打造排水除涝系统完善、 区域水资源配置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的智 慧涝区、数字孪生涝区典范的目标,更是为我们未来的排涝工作指 明了方向。通过智慧化、数字化的手段,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 排涝信息,更加高效地调度排涝资源,从而实现更加科学、更加有 效的排涝管理。
(5)《石门水库调度规程》
防洪调度:石门水库,自 1970 年始建,于次年 11 月基本完成 建设,其地理位置尤为关键,下游直接关联着 11个乡镇、超过 20 万人口及同等规模的耕地,特别是距离仅 5 公里的榜式堡镇,更凸 显了其防洪职责的重大性。
防洪调度的核心在于,依据上级核定的安全标准、下游防洪对 象的防护标准、调度方案及特定水位,对入库洪水进行科学调蓄。 其目标在于确保大坝与下游的防洪安全。面对超标洪水,首要任务 是保障大坝安全,同时尽量减轻或避免下游遭受洪水灾害。
石门水库在汛期的防洪调度需遵循盖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 统一指挥。该指挥部拥有对水库进行应急调度的权力,并遵循以下 原则:首先,确保大坝与下游的防洪安全;其次,在设计洪水及以 上级别时,确保水库大坝的安全;再者,调度方式需安全可靠、简 明易行;最后,实时调度需充分考虑洪水预报数据。
兴利调度:石门水库的兴利调度以“ 以人为本、有效利用 ”为 基本原则。作为多年调节水库,其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的保证率高 达 95%,可供水量为 2737.5 万立方米。同时,农业灌溉的保证率 为 75%,设计灌溉面积达到 4.8 万亩。
在生态调度方面,水库可结合农业灌溉放水与水库弃水进行。 当非汛期下游河道流量无法满足环境流量要求时,水库将放水以满 足这一需求。然而,由于水库泄水条件的限制,生态供水采用间歇 式供水方式。当下游控制断面径流量连续 5 日低于生态基流时,即 可启动生态调度。
综合利用调度:石门水库是一座集防洪、城市供水、工业供水、 农业灌溉、水力发电、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 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水库致力于实现一水多用,充分发挥其 综合效益。
每年初,根据各用水户的用水计划以及水库的可用水量,制定 综合计划。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库的效益。作 为多年调节水库,石门水库根据工程条件尽可能多地蓄水,以满足 各用水户的需求。同时,结合水库的年度运用计划,供水时需兼顾 生态用水,并服从大清河的生态用水调度。
归纳一下,石门水库的调度管理涵盖了防洪、兴利及综合利用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大坝安全、满足下游防洪需求、实现水资源 的有效利用以及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共济。
(6)《营口市玉石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玉石水库,坐落于盖州市东部山区的碧流河干流之上,是鲅鱼 圈区的重要水源地。该水库自 1998 年开工,至 2002 年竣工,是一 座集城市供水、防洪、灌溉及养鱼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型水库。根据 最新的安全评价,玉石水库大坝被定为二类坝,以下是对其安全综 合评价的详细解读及后续建议。
防洪安全性: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玉石水库的设 计标准为 50 年一遇,校核标准为 500 年一遇。大坝工程防洪安全 性被评为“A ”级,表明其防洪能力符合规范要求。
渗流安全性:尽管在运行中出现绕渗现象,但尚不严重影响大 坝安全。渗流安全级别被评定为“B ”级,说明大坝的渗流性态基 本安全。
结构安全性:大坝结构安全评价为“A ”级,表明大坝的结构 稳定性良好,能够承受设计范围内的各种荷载。
抗震安全性:大坝抗震安全评价等级同样为“A ”级,意味着 大坝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具有较好的抵御能力。
金属结构安全性:水库工程金属结构安全性为“B ”级,虽然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仍在可控范围内。
运行管理评价: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17),大坝运行管理评价为“较规范 ”,说明水库的管理水平较高,但仍 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后续建议
针对玉石水库大坝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增加观测频率与资料整编:按照规范要求,增加观测项目的频 率,并加强监测资料的整编工作,以便更准确地分析大坝的运行状 况。
重新设置绕渗观测设施:针对坝肩绕渗问题,建议重新设置观 测设施,对绕渗情况进行持续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增设裂缝观测设施:对大坝上可能出现的裂缝进行专项观测, 对有发展趋势的裂缝进行论证和处理,以确保大坝的结构安全。
加强金属结构维修与养护:对金属结构进行定期的维修和养护, 加强对金属构件的防腐涂层保护,对锈蚀严重的部件进行更换。
处理破损、锈蚀的止水:对大坝上破损、锈蚀的止水进行处理, 以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
实现大坝监测自动化:考虑到人工观测的效率低下,建议在条 件具备时,对观测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实现大坝监测自动化,以提 高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水平。
归纳一下,玉石水库大坝在防洪、渗流、结构、抗震及金属结 构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但仍需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通过加强观测、维修与养护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 大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