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水文明

08/26 21:31:00
恭喜本网站成立啦~~
  1. 首页
  2. 《探索中华水文明》
  3. 5.水文明的实践立场
  4. 5.9 生态之水的水利思维

5.9 生态之水的水利思维

5.9 生态之水的水利思维

作者:林兰兰        发布时间:2025-09-13        点击次数:18
区块链

(1)《牵马岭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


牵马岭拦河闸,这座位于盖州市大清河中游的水利枢纽工程, 不仅是灌溉的重要设施,更是大清河流域的一颗璀璨明珠。从 1969 年开工建设,到 1970 年投入运行,再到后来的多次改造,它始终 承载着调节水量、抬高水位、截取径流的重任,为石门水库的灌溉 用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原闸体出现了严重的淤积和结构破损, 缺乏必要的观测和安全监控手段,使得其在 2012 年洪水期间遭受 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相关部门决定拆除原闸,并在 原址上重建一座更加先进、功能更加完善的新闸。


新闸的建设不仅考虑了灌溉和防洪的基本功能,还融入了生态 补水、景观和逃生等多重设计理念。它采用了 8 孔挡水闸、1 孔放 流闸、2 孔溢流堰和 1 孔进水闸的布局,使得整个枢纽工程更加科 学合理。同时,新闸还配备了附属的启闭机室、交通桥引路等设施, 为日常管理和汛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特别是针对汛期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交通漏洞,新闸在建设过 程中还特别修筑了一条逃生道路,将拦河闸与分水闸之间的堤坝与 山根路有效连接,既方便了日常管理,又大大降低了汛期的管理风 险。


新闸的建成不仅标志着大清河流域枢纽工程的一次重大升级, 更将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它将灌溉、防洪、生态 补水、景观和逃生等多重功能融为一体,成为大清河流域的一颗新 的亮点。未来,随着新闸的不断运行和完善,相信它将为盖州市乃 至整个大清河流域的发展贡献出更加重要的力量。


(2)《营口灌区现代化抗旱补水技术研究报告》


营口灌溉区的水资源布局


经过岁月的洗礼与不断的建设,营口灌溉区已经构建了一套独 特的水资源调配体系。它主要依赖“三闸五站 ”从辽河取水灌溉, 其中“黑鱼沟闸、青天闸、虎头闸 ”这三个水闸利用自然水流灌溉, “黑鱼沟提水站、新生排灌站、大弓排灌站、三八排灌站、赏军排 灌站 ”这五个提水站则负责提升水位灌溉。此外,该灌溉区还拥有 九条主要干渠,它们如同灌溉区的血脉,将水资源输送到各个角落。 其中,劳动总干渠更是贯穿南北,成为灌溉和排水的重要通道。


在供水方面,营口灌溉区形成了多条供水线路。例如,黑鱼沟 闸和提水站共同从大辽河取水,然后通过劳动河灌溉大石桥、站前 区、老边区的多个镇和村,供水面积广达 24 万亩。其他线路如新 生排灌站、大弓提灌站、青天闸等也各自负责不同区域的灌溉。


营口灌溉区面临的水资源问题


尽管营口灌溉区的水资源布局已经相当完善,但仍面临一些突 出问题。


首先,内部河渠的供水效率低下。以劳动河为例,作为灌溉区的总干渠,它的供水却缺乏节制。这导致在干旱年份,沿线各行政 区可能会因为抢水而产生纠纷。同时,由于黑鱼沟提水站和青天闸 的灌溉范围难以明确区分,使得灌溉调度变得更加困难。


其次,渠系的衬砌率较低。灌溉区内的引水总干、干渠和支渠 的衬砌率仅为 27.29%,这对于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灌溉水的地区来 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此外,渠系建筑物也需要更新改造。在现有的 156 座渠系建筑 物中,有 60 座需要更新改造, 占比高达 38.46%。


解决劳动河供水节制问题的关键举措


针对劳动河供水节制问题,营口灌溉区需要采取一系列关键举 措。


首先,可以在劳动河中部新建节制闸。通过这一举措,可以更 加科学地调度水资源,减少中上游行政区的抢水行为,同时保障中 下部灌区的供水需求。


其次,可以利用信息手段进行科学管理。通过引入现代化的信 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灌溉区的水资源状况,从 而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最后,还需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通过改革水价制度,可 以引导农民更加合理地使用水资源,减少浪费现象的发生。同时, 也可以为灌溉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营口灌溉区在水资源调配和节水技术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举措,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农 民的灌溉需求,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营口市主城区水生态修复治理研究报告》


现状分析


营口市主城区的水生态存在显著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调蓄工程缺乏: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年内分配不均,现 有蓄水工程(造纸厂水库和王家水库)规模较小且非生态用水,无 法满足生态水量调节需求。


水体流动性差:平原河网地形导致河流流速缓慢,污染物质易 积聚,富营养化现象频发,生物多样性下降。


生态系统受损:城市化建设对河道及河岸带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湿地等生态关键区域受损严重, 自净能力和生态功能下降。


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不足:雨水、涝水资源化程度低,污水处理 厂出水水质差,未能有效利用。


植被单一,物种稀少:河道硬化、渠化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生 物多样性受损。


部分河道盐度高:感潮河段盐度较高,不利于水生动植物生存。


生态修复目标


通过生态水系构建,实现以下目标:保障基本生态流量,增加 调蓄水资源量;保护湿地面积,提升区域水生态质量和景观品质; 改造增容及保护已有湖、库生态系统,增大调蓄能力;构筑河口湿 地及中水湿地,完善水质;实施生态河道建设,实现流域生态系统 完整及景观提升。


原则


构建生态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保障水环境水生态安全: 提升流域调蓄能力;控制初期暴雨径流及水质净化:防止面源污染; 提升水环境容量及区域生态质量:优化生活环境;根据地形地貌特 征:保障工程经济性、科学性。


整体设计思路


结合营口市生态环境规划、“水十条 ”及《营口市城市总体规 划》,设计思路如下:长远结合、分期治理:根据现状分阶段实施 修复工程; 目标控制、生态恢复:明确目标,实施生态恢复措施; 景观提升:在生态恢复的基础上,提升景观价值。


主要工程项目包括:河道生态系统修复及保护:恢复已有河道 生态系统;河口湿地及重要节点湿地构筑:分段设置构建,与库岸 湿地系统共同改善生态质量与景观价值;生态河岸带构建:恢复河 岸带生态系统,净化暴雨径流;其他生态工程:如生态浮岛、塘- 湿地系统、人工湿地等,以及局部污染严重河道的曝气、疏浚等工 程手段。


实施策略


保障河道水系互通与基本流量:通过中水回用等措施,保障河 道生态流量。

我要评论

中华水文明AI助手

微信二维码

0596-8888888